互金行业十年发展,有人赚的盆满钵满,香车美女皆收,有人如履薄冰,甚
互金行业十年发展,有人赚的盆满钵满,香车美女皆收,有人如履薄冰,甚至踩雷入坑,从人人追捧到频频暴雷,这个行业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动荡,从原有的CPA、CPS到高达50元的CPC,互金行业还有哪些流量生意?我邀请了分享他过去在从程序员、再到互金行业的流量生意和摸爬打滚的创业故事
-------------------------------
大家好,我是李一笑,之前2年干过贷款超市,也就是为各类贷款甲方导流的业务,也算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子行业,略赚了些钱。当然现在已经不在国内做了。
创业之前,我和富布斯一样,最早也是程序员,后来转做产品,都是流量相关的产品平台,包括Affiliate,Network, DSP和SSP等等,2015年被上市公司收购了。2016年后国内的移动流量开始往头条系和腾讯系聚集,在加上社交媒体流量的兴起,独立第三方的广告技术平台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大都选择了转型,比如国内做头条和腾讯的代理,国外做Google和FB的代理等等
接下去说到重点了,2017年的时候我开始创业做贷款超市,这个业务简单的说就是做个app,放上各类线上信贷产品的链接,有人通过链接申请了就向广告主甲方收钱,CPA或者CPS。一边买流量一遍卖流量,在市场行情火热的时候也很容易扩大规模。早期也沾了微信公众号的红利,一开始微信也没有注意信贷类的关键字,多注册些有钱包,借,贷之类的公众号很容易就可以获得自然流量,做个h5放几个链接,可以直接变现,也可以导入app做留存。贷款流量的特点是量小,单价高,几万UV就能做到千万级别的月流水。红利期消失后,就是常规的信息流投放,比拼流量利用效率了,实际上做到最后放贷的甲方都会利用尾量变现做贷超,做贷超的公司也有很多开始放贷,还有些流量的玩法比较灰色,就不细说了。
在16年以前,信贷导流不是一个很赚钱的生意,因为放贷和电商不一样,电商只要满足用户的喜好,卖货收钱就行了,而放贷不一样,不仅要放出去还要能保证收回来,决定了大多数的申请人无法借到钱,也不能为甲方产生收益,甲方不能赚钱的行业,流量的利润空间显然也是有限的,要想赚钱就需要甲方通过率高,而且额度低,让更多的借款人能借到钱,而且还需要借多家才能满足。
这个转机在2016年出现了,那一年P2P出现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暴雷潮,还没想着跑路的公司迫切寻找一种能够产生高收益的信贷业务来覆盖运营成本并兑付投资人的收益,结果发现给所谓优质用户放大额贷款不是门好生意,利息收不高,坏账也不低,真正的好生意是给信用卡也办不出的次级用户放1000到3000小额贷款,借款的需求总是存在的,和借不到钱相比,借款人也并不排斥付出更高的利息。很多的P2P公司也依靠这个业务填补了窟窿,虽然现在我们知道只是暂时填补,实际上能够坚持到2019年还没有暴雷的P2P公司都靠2016兴起的现金贷业务续了一次命。凭心而论,在2017年12月前,主流的现金贷公司的实际利息并不高,虽然超过了法定的36%,也在借款人普遍的接受范围内,比真正的线下高炮还是要低不少的,高额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加足资金杠杆后的规模化,巅峰时期,掌X一个月放款80亿,现金X卡一个月50亿,能做那么大得规模也意味着这些公司也在追求合规化,希望可以被监管,连纳税都是实足缴的。在这个时期,贷款超市虽然赚钱,但是利润率不高,因为甲方既有规模又集中,普遍只为新客付费,贷超承受越来越高的流量成本买来的用户经常已经是大甲方的老用户,并不计费,影响了收益,卖流量的生意要想利润高,甲方最好的情况就是小而分散。
2017年12月第一次由监管引起的动荡产生了, 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
非会员试读19%,加入社区后可阅读全文 在东南亚
页:
[1]